|
眼下正值初冬,宜阳县盐镇镇罗村村的百余亩辣椒正静静地等待最后一茬的采收。而在不久前的深秋,这片土地上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热闹景象。 “明天需要大量采摘工,罗村大院门口,请大家互相转告!” 罗村村辣椒基地急需采椒工的消息,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。第二天一早,便有村民骑着电动车、三轮车从周边村庄陆续赶来,原本安静的田野渐渐热闹起来。 田埂上,人们三三两两坐在自带的小凳上,双手在椒株间灵活地采摘。一簇簇辣椒泛着鲜亮的红色,与村民忙碌的身影相映成趣。前来帮忙的村民大多六七十岁,最远的来自十几公里外。 “工钱按每斤5毛计算,动作快的一天能挣五六十块。”58岁的种植大户许宏召介绍,有些村民中午回家吃饭,路远的就自带干粮。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,既满足了基地的用工需求,也适合当地老年人的生活节奏。 大家忙碌着采摘的是“高辣818”这一辣椒品种。“这个品种属于朝天椒,特点是高辣,既可用于制作火锅底料,也可用在工业色素提取上。”许宏召说。 许宏召不仅自己种,而且采取“统一供苗、技术指导、兜底收购”的模式,带动周边30多家农户发展辣椒种植,目前总面积已达约1800亩,形成了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。 “高辣818”辣椒每年春季栽种,到8月中旬进入采收期,按照“红一批、摘一批”的方式分批采收。 每年春节前,许宏召就开始统计种植户信息,向他们收取定金后再统一采购辣椒种子。“之后把种子送到山东的专业育苗厂家,成苗后再运回分发给种植户。”他表示,专业化育苗可以使成活率超过95%,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 “从移栽到采收,我们的技术团队会全程指导,确保辣椒的品质和产量。”许宏召说,技术人员还会根据不同生长阶段,指导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和营养管理。采收后,许宏召按照互惠原则统一收购辣椒,经烘干、分拣等初加工后,再销往各地。 2018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,许宏召便全身心投入辣椒种植产业,带领村民增收。“目前,我们正与一家种子公司合作,计划建设50个育种大棚,开展工业辣椒育种工作。这个项目预计能为周边村民提供近200个工作岗位,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。”许宏召对未来充满信心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周欣然 通讯员 穆造林 文/图)
|